复读宝
客服电话:16670491319
当前位置:首页>>复读资讯>>复读择校>>师大二附中复读>>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
提供最新资讯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行情速递、政策法规等内容

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

   发布日期:2023-05-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162
导读: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前面几位都是我五中的复读同学。我一进二中复读就认识他,他在理科班,我在文科班,本来没有交集,之所以关注他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春刚同学是我二中复读时结识的好友,我们他的事我已经单独写出来了。在这一年,我认识了一位诗友,是来自青州八中的复读生。前面几位都是我五中的复读同学。我一进二中复读就认识他,他在理科班,我在文科班,本来没有交集,之所以关注他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春刚同学是我二中复读时结识的好友,我们他的事我已经单独写出来了。在这一年,我认识了一位诗友,是来
"复读宝择校平台"为你提供实用的高中复读资讯、知识、提供复读在线答疑服务。如果喜欢或者觉得不错记得分享给你的亲朋戚友以及有需要的人哦!
本条信息《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阅读后如有疑问或者想要咨询老师的,记得联系我哦!

坊间有段子“人生四大铁”,指一起扛过枪(同壕),一起同过窗(同学),一起分过赃(同伙),一起上过床(同床)。

高中毕业落榜后能一起复读,自然是同学关系,但在我老家有个专用名词叫“难友”,想来挺贴切的,因为都是高考落榜的难兄(姐)难弟(妹)啊。

还是要感慨一下,当年的高考真的太难了。

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达到了1031万,录取820万人,录取率为79.53%;

2018年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97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总体录取率达到81.13%;

2017年录取人数为810万人,录取率达到80.37%;

201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40万,录取人数772万,录取率82%。

30年前呢?那时的高考另外一个名字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989年全国266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人数60万,录取率23%。1990年全国283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人数61万,录取率22%;1991年全国296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人数62万,录取率21%。尽管录取人数逐年略有提高,但与不断增长的参考人数相较录取率连年降低,事实上当年高中毕业人数远大于高考人数,有相当多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毕业生知道没有希望而主动放弃。就是这些“录取人数”中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包括了重点大学、大学、大专、中专等所有的院校招生数,还包括一个今天年轻人所不知的“五大”毕业生(业大、电大、职大、函大、夜大)。

于是复读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特别是在我们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现在录取率仍然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奇怪的应该是复读了多年仍然名落孙山的。1990年代,在山东那地儿,像我这样复读一年就考上本科的,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于是,昨天的文章写着写着,就想起了我那些一起复读过的难友

1袁大哥

袁大哥是高三那年插入我们班复读的,他的年龄我猜大约比我要大三四岁,理由是他高我一级的弟弟当时已经考上了师范大学,他的同学当年考上了昌潍师专,昌师是2年学制,后来分配到学校给我们教历史,也就是说昔日他的同学已经成了今天他的老师。这是多么尴尬的事。我相信这些对袁大哥的打击也是很大的。

印象中袁大哥写字特别好,后来我到二中复读、我在大学期间他多次给我写信,我现在还有留存。大哥对我和袁守忠(已经于去年病故)特别关爱,真的像自己的小弟一样。

但他在1990年仍然没有考中,于是娶了本村的一个姑娘,后来有个机缘到了美国。祝福他!

也缅怀我的好友袁守忠同学,他是我高中三年、复读一年的同学,毕业后我为了约会当年的女朋友现在的太太还长期在他的宿舍居住,他是我的好朋友,可惜他已经于去年病逝了。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昨日胜他朝

2刘同学

刘同学也是从上一级插入到我们班来复读的。当时我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又是高三最紧张的时候,于是再贫穷的家里也给买点补品,如麦乳精、奶粉、饼干什么的,防止用脑过度。刘同学有个电磁炉,有时就炖点鸡架子,大哥对我也特别好,于是我就跟着喝点鸡汤。

印象中他1990年没有考中,大约是1992年才最终成功。据说他现在是身家过亿的富翁了,祝福他,也感恩他当年的鸡汤,这些年再也没有喝过那么鲜美的鸡汤了。

3、L同学

L同学也是从上一级插入我们班的复读生。他长的骨骼清秀,但他有点迷信,据他说自己测算骨命6两6钱,这是贵命了。我们一般人也就几钱而已的贱命。

但命中当大官的他最终没有考上大学。

后来我大学毕业后和他还有所交往。好像他为了当村官还和另一派发生了矛盾,双方动手,于是刘同学被指认为行凶者。好在也不重,无非是故意伤害(轻伤)之类。当时同学也找过我,我就给他说要认罪从轻,也给法官(都是自己的同学)打了个招呼。后来,不成想同学当庭翻供,并说法官判案不公,为此还到处上访,搞的我很没有面子。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4、W同学

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

W同学也是上一级插入我们班的。他大约比我大那么一两岁,大约在我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突然找到了我,他考到了一所本科院校,正好经过西安于是来看望我。

也就是说他比我又多复读了2年,这个时候,我们的许多考入师专的同学已经2年毕业。我的大多数同学也在这一年考入了高校。也算功德圆满。

5、女同学

有一位女同学,我一直有意思。于是我考入大学后还给她写过信。她当年没有考中,还在复读。怕她分神,我也就没有敢把爱意表达的充分。那是个欲说还休的年代。过一年,她终于考中。可是,等我终于想对她吐露感情,她已经迅速名花有主。就这样,我的一段美好情缘到此终结。

6、其他几位高个子同学

印象中从上一级还来了几个男同学,插入我们班,个子很高,坐在教室的后排。那时候的老师都是刚刚从昌师分配来的,大家都年龄相当,有些女老师甚至比他们年龄还小,于是这些同学上课时间特别是课后就调戏这些美女老师。

也不知道他们不能留到底是来复读考大学的,还是调戏女老师的,印象中有的女老师为此还哭过,印象中他们最终也没有升学。

7曹同学

曹同学年龄比我大二三岁(1972年的我,在班级算年龄较小的),喜欢文学,曾有诗词在青州文学大赛获奖。复读一年未成功后,干脆就回家了,后来自己开办了工厂,收入尚可。大约在1998我当时在谭坊法庭工作,他推门而入,我热情相待他“老曹”。他说,“你还记得我,如果你不认识我,我扭头就走。”我笑笑,老同学怎么能不认识,他说“你们是城里人,我是农村人”,我不也是在农村工作嘛。于是两人畅谈。但想不到的是这次竟然成了永别。大约是当年的春节,他去淄博追要货款,回来的公共汽车和一辆大货车相撞,司机没事,偏偏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他不治身亡,真是心痛。

8王同学

说到这里,我再说一个同学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这也是我们1990年没有复读的寥寥几个之一。还是在谭坊法庭,有一天有个老人和妇女给法庭安装暖气。他们走后,看大门的大爷说,“人这一辈子不容易,老人家的儿子(妇女的弟弟)在城里机关单位上班,可惜前几年不幸去世了”。这死者就是我的同学。

他1990年高中毕业考上了济宁商业学校,然后分配到我们当时的市审计局。据说是上班时间给单位钉窗帘,一个钉子不小心砸进了电线里,触电身亡,这也是我们班较早逝去的同学。

怀念他!

9、精神失常的女同学

还有一位精神突然失常了的女同学,我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但这位同学是有的,一并怀念一下吧。

想起了那位精神突然失常的女同学

10潘同学

前面几位都是我五中的复读同学。

现在写二中复读的同学。

我还真想不起他的名字,但我估计他一定是我们那几级的名人。我一进二中复读就认识他,他在理科班,我在文科班,本来没有交集,之所以关注他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每天下午课后大家都是在操场走几圈锻炼身体,然后吃晚饭投入紧张的晚自习。唯独他,一个人抱着篮球,在操场上拍来拍去,时而搞一些绝活,引得女生青睐。据说他也是老复读生了,前一年考上了专科体育系,他没有去,结果当年就复读了,连线都没有上,我印象中我们那一年他仍然也没有考中,据说其后一年他再次考中师专体育系。这一蹉跎就是4年时光,本科都可以毕业了。

11冯同学

春刚同学是我二中复读时结识的好友,我们他的事我已经单独写出来了。

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

我太太说,他是那么好一个人;我说,他是个好老师!

12冯X祥

30年后的今天,我现在实在想不出这位同学的名字,因为自1991年毕业后就没有再见过。我也不知道他人生的最终命运。我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他是个老烟枪,我就是跟着他学会了抽烟。我本来是不抽烟的,他在晚上睡觉前总是递过来一支,“你陪我抽一支吧?”于是我就有了烟瘾,好在1996年我坚决戒烟了,直到24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复吸。

祝福你,给我烟抽的兄弟!

13刘同学

1990年9月—19917月那一年,我看了《丑陋的中国人》、《台湾黑猫旅社》和《我的妓女生涯》等许许多多的闲书。不只是看小说,还大量的阅读诗歌。在这一年,我认识了一位诗友,是来自青州八中的复读生。他酷爱古诗词,似乎对唐诗宋词元曲到了痴迷的地步。我们俩在一起背诵过多少诗句我已经想不清了,现在步入文学中年的我能够信手拈来那么几句,都是那时的功劳,以至于2017年的春节我们家也开了个“一家人的新春诗会”,后来上海卫视还邀请我们一家去录制家庭诗词大会(因怕耽误孩子上课,太太不情愿而未遂)。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赴京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朱庆余在试前写的一首七绝:近试上张水部送张籍。表面上是写新娘子问老公自己打扮是否得体,实际上是作者问自己符不符合官场的潮流。我当年初接触,也误以为淫秽之作。

这位刘同学学习中等。一直想如果他不痴迷于诗,或许第二年复读应当是有所收获,哪怕是个大专或中专?沉缅于文学的他最终没能金榜题名。每每想到此,都会后怕,多亏上苍怜悯,我才得以读了大学,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4一个肤色较白、爱读小说的女同学

高四的时光是宝贵的,高四的生活是枯燥的。现在想起,都有些后怕,就在那个非常时期,关系到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我怎么竟然还有闲心去读闲书?这不是拿着自己的命运赌博吗?好在,我赌赢了。那一年我不但读了大量的唐诗宋词,而且阅读过大量的小说。我就读的青州五中在农村,而二中在城里,在这里接触面自然增大,阅读到的书也多。现在我仍然记得当年读过的许多文学作品,更幸运的是我还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大学。

还记得一位肤色较白的女生,或许是“一白遮百丑”的缘故,或许是当时女生都不爱打扮,于是印象深一些。不过咱又不是谈恋爱,不知她为何有那么多的书籍,反正是不几天她就换一本新的文学书,特别感动的是,她在看过后,总是第一时间转借给我,我也是迅速的看完后归还。一借一还,这个镜头,很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与郝红梅。可惜,或许她没有那个意思,而我又发育过晚,竟然让那么美好的情感没有能够继续!如果继续了会怎么样,我想像不出!今天我竟然想不出她的名字!但在这南国的异乡,我仍然要祝福她,好人一生平安!

高考前夕看了一本叫《落第》的长篇小说。在紧张的备考日子里,尽管都是无神论者,但毕竟年青的我们多多少少对上苍抱有一些神秘和敬畏,于是这部叫《落第》的书名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落第,多么不吉利的寓意。《落第》里面的女主人公叫“李微棻”。一个忧郁、美丽、敏感的女孩子,父亲不想拿她当女孩子般娇惯,遂取了颇有男子气的“棻”字。微棻当过法官的父亲被迫辞职后家庭生活贫困,加上青春期的错误选择导致高考落第。虽和他人相爱却因失身于外人最终没有在一起,被迫嫁人后生活很悲惨,丈夫酗酒打人,后来微棻离婚在酒吧唱歌谋生。虽然最终收获人生的幸福与美满,但理想与现实的严重冲突造成了悲剧美的情感。

悲欢离合总是情,这是人生的大主题,也是人生的必修课。30年过去了我到了台湾,不由自主就想起这部书。我不知道台湾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部作品知晓这位作家,但这位作家的这部作品曾经给年少的我留下深刻的青春记忆。今天我的书房里有2本《落第》,已经没有时间再看一遍,我不过是在收藏自己的青春。

15、还有几位从军的同学

当年,我们农村孩子两条路:升学、入伍提干,这是最常见的鲤鱼跳龙门的路径。

于是,有些同学在高二就早早选择了当兵路,有些是高考复读后才走。

现在我的同学大都从正团级干部的身份转业到地方,以北京、广州、兰州等中心城市为多。于是每次出差,我都见一下,大家感慨万端。

谁会想到一个农村孩子,30年后会在一个大城市落叶生根?

想起了几位同学,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写太多,太详细。

感谢那年的高考改变了我、一个普通人的命运。

今天的我们已经发现:高考绝对不是惟一的出路。事实上,我的一些同学没能考上大学,但他们都有了美好的前途!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

再次祝福我们这一代人。

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

坊间有段子“人生四大铁”,指一起扛过枪(同壕),一起同过窗(同学),一起分过赃(同伙),一起上过床(同床)。

高中毕业落榜后能一起复读,自然是同学关系,但在我老家有个专用名词叫“难友”,想来挺贴切的,因为都是高考落榜的难兄(姐)难弟(妹)啊。

还是要感慨一下,当年的高考真的太难了。

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达到了1031万,录取820万人,录取率为79.53%;

2018年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97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总体录取率达到81.13%;

2017年录取人数为810万人,录取率达到80.37%;

201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40万,录取人数772万,录取率82%。

30年前呢?那时的高考另外一个名字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989年全国266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人数60万,录取率23%。1990年全国283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人数61万,录取率22%;1991年全国296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人数62万,录取率21%。尽管录取人数逐年略有提高,但与不断增长的参考人数相较录取率连年降低,事实上当年高中毕业人数远大于高考人数,有相当多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毕业生知道没有希望而主动放弃。就是这些“录取人数”中,包括了重点大学、大学、大专、中专等所有的院校招生数,还包括一个今天年轻人所不知的“五大”毕业生(业大、电大、职大、函大、夜大)。

于是复读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特别是在我们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现在录取率仍然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奇怪的应该是复读了多年仍然名落孙山的。1990年代,在山东那地儿,像我这样复读一年就考上本科的,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于是,昨天的文章写着写着,就想起了我那些一起复读过的难友

1袁大哥

袁大哥是高三那年插入我们班复读的,他的年龄我猜大约比我要大三四岁,理由是他高我一级的弟弟当时已经考上了师范大学,他的同学当年考上了昌潍师专,昌师是2年学制,后来分配到学校给我们教历史,也就是说昔日他的同学已经成了今天他的老师。这是多么尴尬的事。我相信这些对袁大哥的打击也是很大的。

印象中袁大哥写字特别好,后来我到二中复读、我在大学期间他多次给我写信,我现在还有留存。大哥对我和袁守忠(已经于去年病故)特别关爱,真的像自己的小弟一样。

但他在1990年仍然没有考中,于是娶了本村的一个姑娘,后来有个机缘到了美国。祝福他!

也缅怀我的好友袁守忠同学,他是我高中三年、复读一年的同学,毕业后我为了约会当年的女朋友现在的太太还长期在他的宿舍居住,他是我的好朋友,可惜他已经于去年病逝了。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昨日胜他朝

2刘同学

刘同学也是从上一级插入到我们班来复读的。当时我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又是高三最紧张的时候,于是再贫穷的家里也给买点补品,如麦乳精、奶粉、饼干什么的,防止用脑过度。刘同学有个电磁炉,有时就炖点鸡架子,大哥对我也特别好,于是我就跟着喝点鸡汤。

印象中他1990年没有考中,大约是1992年才最终成功。据说他现在是身家过亿的富翁了,祝福他,也感恩他当年的鸡汤,这些年再也没有喝过那么鲜美的鸡汤了。

3、L同学

L同学也是从上一级插入我们班的复读生。他长的骨骼清秀,但他有点迷信,据他说自己测算骨命6两6钱,这是贵命了。我们一般人也就几钱而已的贱命。

但命中当大官的他最终没有考上大学。

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

后来我大学毕业后和他还有所交往。好像他为了当村官还和另一派发生了矛盾,双方动手,于是刘同学被指认为行凶者。好在也不重,无非是故意伤害(轻伤)之类。当时同学也找过我,我就给他说要认罪从轻,也给法官(都是自己的同学)打了个招呼。后来,不成想同学当庭翻供,并说法官判案不公,为此还到处上访,搞的我很没有面子。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4、W同学

W同学也是上一级插入我们班的。他大约比我大那么一两岁,大约在我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突然找到了我,他考到了一所本科院校,正好经过西安于是来看望我。

也就是说他比我又多复读了2年,这个时候,我们的许多考入师专的同学已经2年毕业。我的大多数同学也在这一年考入了高校。也算功德圆满。

5、女同学

有一位女同学,我一直有意思。于是我考入大学后还给她写过信。她当年没有考中,还在复读。怕她分神,我也就没有敢把爱意表达的充分。那是个欲说还休的年代。过一年,她终于考中。可是,等我终于想对她吐露感情,她已经迅速名花有主。就这样,我的一段美好情缘到此终结。

6、其他几位高个子同学

印象中从上一级还来了几个男同学,插入我们班,个子很高,坐在教室的后排。那时候的老师都是刚刚从昌师分配来的,大家都年龄相当,有些女老师甚至比他们年龄还小,于是这些同学上课时间特别是课后就调戏这些美女老师。

也不知道他们不能留到底是来复读考大学的,还是调戏女老师的,印象中有的女老师为此还哭过,印象中他们最终也没有升学。

7曹同学

曹同学年龄比我大二三岁(1972年的我,在班级算年龄较小的),喜欢文学,曾有诗词在青州文学大赛获奖。复读一年未成功后,干脆就回家了,后来自己开办了工厂,收入尚可。大约在1998我当时在谭坊法庭工作,他推门而入,我热情相待他“老曹”。他说,“你还记得我,如果你不认识我,我扭头就走。”我笑笑,老同学怎么能不认识,他说“你们是城里人,我是农村人”,我不也是在农村工作嘛。于是两人畅谈。但想不到的是这次竟然成了永别。大约是当年的春节,他去淄博追要货款,回来的公共汽车和一辆大货车相撞,司机没事,偏偏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他不治身亡,真是心痛。

8王同学

说到这里,我再说一个同学,这也是我们1990年没有复读的寥寥几个之一。还是在谭坊法庭,有一天有个老人和妇女给法庭安装暖气。他们走后,看大门的大爷说,“人这一辈子不容易,老人家的儿子(妇女的弟弟)在城里机关单位上班,可惜前几年不幸去世了”。这死者就是我的同学。

他1990年高中毕业考上了济宁商业学校,然后分配到我们当时的市审计局。据说是上班时间给单位钉窗帘,一个钉子不小心砸进了电线里,触电身亡,这也是我们班较早逝去的同学。

怀念他!

9、精神失常的女同学

还有一位精神突然失常了的女同学,我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但这位同学是有的,一并怀念一下吧。

想起了那位精神突然失常的女同学

10潘同学

前面几位都是我五中的复读同学。

现在写二中复读的同学。

我还真想不起他的名字,但我估计他一定是我们那几级的名人。我一进二中复读就认识他,他在理科班,我在文科班,本来没有交集,之所以关注他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每天下午课后大家都是在操场走几圈锻炼身体,然后吃晚饭投入紧张的晚自习。唯独他,一个人抱着篮球,在操场上拍来拍去,时而搞一些绝活,引得女生青睐。据说他也是老复读生了,前一年考上了专科体育系,他没有去,结果当年就复读了,连线都没有上,我印象中我们那一年他仍然也没有考中,据说其后一年他再次考中师专体育系。这一蹉跎就是4年时光,本科都可以毕业了。

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

11冯同学

春刚同学是我二中复读时结识的好友,我们他的事我已经单独写出来了。

我太太说,他是那么好一个人;我说,他是个好老师!

12冯X祥

30年后的今天,我现在实在想不出这位同学的名字,因为自1991年毕业后就没有再见过。我也不知道他人生的最终命运。我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他是个老烟枪,我就是跟着他学会了抽烟。我本来是不抽烟的,他在晚上睡觉前总是递过来一支,“你陪我抽一支吧?”于是我就有了烟瘾,好在1996年我坚决戒烟了,直到24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复吸。

祝福你,给我烟抽的兄弟!

13刘同学

1990年9月—19917月那一年,我看了《丑陋的中国人》、《台湾黑猫旅社》和《我的妓女生涯》等许许多多的闲书。不只是看小说,还大量的阅读诗歌。在这一年,我认识了一位诗友,是来自青州八中的复读生。他酷爱古诗词,似乎对唐诗宋词元曲到了痴迷的地步。我们俩在一起背诵过多少诗句我已经想不清了,现在步入文学中年的我能够信手拈来那么几句,都是那时的功劳,以至于2017年的春节我们家也开了个“一家人的新春诗会”,后来上海卫视还邀请我们一家去录制家庭诗词大会(因怕耽误孩子上课,太太不情愿而未遂)。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赴京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朱庆余在试前写的一首七绝:近试上张水部送张籍。表面上是写新娘子问老公自己打扮是否得体,实际上是作者问自己符不符合官场的潮流。我当年初接触,也误以为淫秽之作。

这位刘同学学习中等。一直想如果他不痴迷于诗,或许第二年复读应当是有所收获,哪怕是个大专或中专?沉缅于文学的他最终没能金榜题名。每每想到此,都会后怕,多亏上苍怜悯,我才得以读了大学,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4一个肤色较白、爱读小说的女同学

高四的时光是宝贵的,高四的生活是枯燥的。现在想起,都有些后怕,就在那个非常时期,关系到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我怎么竟然还有闲心去读闲书?这不是拿着自己的命运赌博吗?好在,我赌赢了。那一年我不但读了大量的唐诗宋词,而且阅读过大量的小说。我就读的青州五中在农村,而二中在城里,在这里接触面自然增大,阅读到的书也多。现在我仍然记得当年读过的许多文学作品,更幸运的是我还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大学。

还记得一位肤色较白的女生,或许是“一白遮百丑”的缘故,或许是当时女生都不爱打扮,于是印象深一些。不过咱又不是谈恋爱,不知她为何有那么多的书籍,反正是不几天她就换一本新的文学书,特别感动的是,她在看过后,总是第一时间转借给我,我也是迅速的看完后归还。一借一还,这个镜头,很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与郝红梅。可惜,或许她没有那个意思,而我又发育过晚,竟然让那么美好的情感没有能够继续!如果继续了会怎么样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想像不出!今天我竟然想不出她的名字!但在这南国的异乡,我仍然要祝福她,好人一生平安!

高考前夕看了一本叫《落第》的长篇小说。在紧张的备考日子里,尽管都是无神论者,但毕竟年青的我们多多少少对上苍抱有一些神秘和敬畏,于是这部叫《落第》的书名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落第,多么不吉利的寓意。《落第》里面的女主人公叫“李微棻”。一个忧郁、美丽、敏感的女孩子,父亲不想拿她当女孩子般娇惯,遂取了颇有男子气的“棻”字。微棻当过法官的父亲被迫辞职后家庭生活贫困,加上青春期的错误选择导致高考落第。虽和他人相爱却因失身于外人最终没有在一起,被迫嫁人后生活很悲惨,丈夫酗酒打人,后来微棻离婚在酒吧唱歌谋生。虽然最终收获人生的幸福与美满,但理想与现实的严重冲突造成了悲剧美的情感。

悲欢离合总是情,这是人生的大主题,也是人生的必修课。30年过去了我到了台湾,不由自主就想起这部书。我不知道台湾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部作品知晓这位作家,但这位作家的这部作品曾经给年少的我留下深刻的青春记忆。今天我的书房里有2本《落第》,已经没有时间再看一遍,我不过是在收藏自己的青春。

15、还有几位从军的同学

当年,我们农村孩子两条路:升学、入伍提干,这是最常见的鲤鱼跳龙门的路径。

于是,有些同学在高二就早早选择了当兵路,有些是高考复读后才走。

现在我的同学大都从正团级干部的身份转业到地方,以北京、广州、兰州等中心城市为多。于是每次出差,我都见一下,大家感慨万端。

谁会想到一个农村孩子,30年后会在一个大城市落叶生根?

想起了几位同学,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写太多,太详细。

感谢那年的高考改变了我、一个普通人的命运。

今天的我们已经发现:高考绝对不是惟一的出路。事实上,我的一些同学没能考上大学,但他们都有了美好的前途!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

再次祝福我们这一代人。

"以上就是复读宝复读资讯:《北京师大二附中复读班:我所结识的那些复读“难友”们》的全部内容了,阅读后如果想要复读,或者有亲友想复读,记得咨询老师哦!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复读资讯也可关注复读宝官方微信账号:"复读宝",每日获得最新的复资讯,复读学校信息,最新复读动态!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内容
推荐复读资讯
点击排行
方便快捷在线VR实景
海量学校快捷择校
资深老师在线免费择校咨询
在线报名直接与学校沟通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复读学校| 复读资讯| 复读政策| 复读学费| 复读问答| 艺考文化课| 复读心得| 中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