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18日高考,长沙市一中的一个考场。(资料照片)湖南日报记者 唐大柏 摄
1990年全国统一高考长沙市十二中考点。(资料照片)湖南日报记者 张京明 摄
1977年恢复高考时,邵阳县唐湘鹏的准考证。(资料图片)
1988年,邵阳市绥宁县一中的学生正备战高考。(资料照片)湖南日报记者 张京明 摄
2003年6月8日,湖南日报刊发的高考报道。(资料图片)
1978年春,全国各大高校迎来了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图为1978年3月1日,长沙工学院(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欢迎新学员。(资料照片) 湖南日报记者 摄
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2017年,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第40个年头。
40年间,无数考生长沙师大二附中复读生宿舍,用青春搏击,追逐自己的梦想;又有无数考生,通过这场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梦想破土而出
1977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
那一年,正在洞庭湖畔一个大型国营农场做专职团委书记的张效雄,每天在田间地头干活,与农民别无二致。农场的知青岁月漫长,大学梦却从未放弃,高考大门重新开启,让他看到了通往梦想的那束光。
那一年,正在永州乡下某公社务农的乡下伢子欧阳晓平,获知此消息,高兴得从田间地头蹦起来,爱好物理学的他觉得梦想触手可及。
张效雄的父母是做教育工作的,临考只有两个星期了,他们把张效雄和弟弟妹妹关在家里,拿着不知道从哪找到的一些复习资料,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突击备考”。唯一的一次“放风”,是让他们三兄妹去农场看了一场刚解禁的《鸦片战争》电影,还是出于“可能跟高考有关”的考虑。
而欧阳晓平,手头上除了高中课本,再无任何复习资料,“那时我们到处找啊,也找不到复习资料,我就觉得自己高中学习成绩挺好,不是全班第一就是第二,就报考了清华北大。”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在昏昏油灯下看书,欧阳晓平的考前冲刺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
那年高考,是在北风呼呼、寒气逼人的冬天。63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湖南人,满面春光地涌进考场。
发榜之时,1.1万人被录取。张效雄和妹妹成了“幸运儿”,分别如愿考上了湘潭大学和湖南农学院。而张效雄的弟弟、欧阳晓平,这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张效雄的弟弟奋起直追,再接再厉,半年后再历高考,迈进了湖南大学的大门。而欧阳晓平则考进了县里的复习班,得到了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1979年,他也考上了零陵师专,读的正是钟爱的物理学。
“新三届”,是他们共同的称谓。“我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张效雄毕业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欧阳晓平现在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脉冲辐射场诊断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说:“没有高考,没有今天的我。高考不仅让我敲开了大学的门,也让我为梦想而坚持。”
知识改变命运
6月7日,2017年高考第一天。早上8时多,湖南师大附中校长谢永红跟往年一样,站在校门口,迎接前来参考的考生。
望着这些青春洋溢、斗志昂扬的年轻面孔,谢永红心中感慨万千。1984年,只读了两年高中的谢永红也是这样踏进考场的,“当年我在华容县一所乡镇中学就读,是高中两年制班的学生,与三年制高中生、复读生同台竞技长沙师大二附中复读生宿舍,能考上湖南师范大学,实属不易,也觉得很骄傲。”
1984年,中国的市场经济进入春天,有一批人已经率先富了起来。在谢永红的家乡操军镇,也有一部分人当上了“万元户”,建起了漂亮的楼房。
谢永红的母亲是一位民办小学教师,从小对他学业要求很严。“母亲说过,她不羡慕别人住上了楼房,但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读大学。这话对我影响很深。”
靠着这股精气神,谢永红从贫困学子跃进了“大学生”的龙门;靠着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努力,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工作。
在科教新报副社长王明辉的记忆里,高考是成堆的书本,和永远做不完的习题,“我是长沙县第七中学的学生,1982年参加高考,学生宿舍每晚10点钟都会准时熄灯,我总是在熄灯后还要打着手电筒看书,经常被查房的老师抓住,敲着窗玻璃在外面催我赶紧休息。”
那年的高考在盛夏7月,“我们要到长沙县一中参加高考,晚上寄宿在学生宿舍,天气热,蚊子多,大家晚上都难以入眠,就干脆又捧着书继续复习。”尽管高考已过去30多年,很多细节王明辉依然历历在目,“我很感谢当年拼搏的自己,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谢永红、王明辉们历此一战,成了“天之骄子”,成了人人羡慕的“国家干部”。
“其实不是高考改变命运,是知识改变命运。我当上教师、校长后,这是我经常跟学生们讲的一句话,虽然很俗套,但是真理。”回顾自己的高考,谢永红深有感触。
让更多人圆梦
时代的指针转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6年1月,《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颁布实施,“自主择业”正式步入人们的视野。1999年,全国高校大幅扩招。更多的考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当时在浏阳师范(中专)就读的曹霞,毅然放弃了学籍重新读高中,“扩招让我看到了考大学并没有那么难,我要拼一拼。”
三年勤学,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如果不扩招就只能读个三本、大专,就跟我开始读的那个学校没什么区别了。”曹霞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参加高考,凭借大学期间练就的过硬素质,她成为了一名长沙麓山滨江实验中学的教师,圆了多年的梦想。
1999年,全国高校大幅扩招后,湖南省高校在两年内招生多了近5万人。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
从最初的100个人录取5人左右,到100个人录取70多人,我国高考录取率一路攀升。在高考改革研究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黎大志看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上是国家命运的一种写照,扩招既让更多人圆梦大学,也是我们国家复兴的一种需要,是符合时代对更多人才培养需要的。”
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这是当今高考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所在。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大框架和总体目标长沙师大二附中复读生宿舍,各省根据实际,制定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
按照新一轮高考改革要求,在科目设置上,普遍实行“3+3”高考新模式,文理不分科,发挥“统考”与“选考”的各自优势,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黎大志认为,这一改革让人才选拔更为科学,“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也体现了“多元评价”的教育要求。
变革的不仅仅是科目设置。自2003年首批22所部属大学试行自主招生后,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经过10多年不断探索,高校自主招生走过了从单独招考、联合招考,到如今高职院校与学术型高校招生分类招生,以统一高考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的不同路径。
人到四十为不惑,历久弥新的高考,正由“独木桥”变成“立交桥”。与此同时,高考也不再是学生上升的唯一通道。全球化背景下,不少学生选择报考海外大学,通过留学海外来拓展国际视野。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选择都更为从容。
■链接
高考40载重大历史节点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据统计,恢复高考当年湖南省63万人报名,只录取了1.1万人,录取率不到2%。当年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1978年·全国统一命题
教育部决定:1978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由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
1981年·文6理7格局
湖南自恢复高考,一直实行文理分科考试制度,从1981年起确立的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的格局一直持续了10年。
1982年·定向招生
增加定向招生形式,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1983年·英语列入主考科目
湖南将单一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改变成国家任务、委托培养和自费生3种形式。当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
1991年·三南模式
推出新的高考科目改革设置方案:即所谓“三南模式”(湖南、海南、云南)或4×4模式。
1993年3月·“3+2”方案
国家教委在总结“三南”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推行“3+2”方案。
1996年·招生并轨
高校试行招生并轨,不再分为国家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同时,高校的学费开始增加,上大学不再由国家统包。
1999年·高校扩招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从这一年起,高校持续扩招,湖南省高校在两年内招生多了近5万人。
2001年·“3+X”方案
湖南开始实行高考“3+X”方案,X分文、理综合。同时,教育部在当年5月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2002年·平行志愿
湖南高考首创“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改革。
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
在那个“非典”肆虐的年份,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此后高考远离酷热的7月,固定安排在每年的6月7、8、9日。
2004年·自行命题
教育部扩大分省自主命题范围,继北京、上海之后,湖南以及天津、广东、重庆、浙江、江苏、湖北、福建、辽宁等9个省市开始实施高考自行命题。
2016年·湖南新高考方案出台
湖南省教育厅下发文件,对“新高考”具体实施方案作了规定。湖南新高考将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实施,实施“3+3”制度,即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门成绩和省里组织统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可考2次。高校在录取时,将依据考生语数外全国统考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学生。
2017年·“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被写入2017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启动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和浙江,在今年迎来了“新高考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