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季#
人的一生面临很多选择,有些选择无足轻重,但也有些选择,会影响自己未来数年或者十几年甚至一辈子。
比如锻不锻炼身体影响你未来三五年的健康,考的高中、大学影响你未来几年的学习环境和交往的人甚至更多,选择的每一份工作都影响你在这份工作里的生活状态。即使对于勇于改变的人而言,这样的选择最多也就几十次。
选择复读,正是这样一个改变我人生方向的选择。
18岁高中毕业时和朋友的合影
18岁那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超了重点线31分,阴差阳错进了云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可能很多人高考时都跟我一样懵懂,根本没详细去了解过到底有哪些大学可以去读、大学到底有哪些专业、这些不同的专业学的什么、学完之后会导向怎样的人生未来,只是因为喜欢自己高中的化学老师,便以为自己喜欢化学,于是选了化学专业——等真的上了大学,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会冒出转专业或者退学的念头。
我原本是理科生,想转到中文系,怎么努力都被拒绝,我毅然选择了退学,其中万般曲折不去细说。
当年我就读的云南师范大学老校区一角
读了一年大学再回去复读的人,不乏成功的,但失败的案例居多。所以刚开始复读的9月,我和别人一样对自己没信心,很害怕自己会失败,噩梦连着噩梦,煎熬着过,那时每天我都需要在日记鼓励自己要勇敢要坚强才能找到那么一点点力量。
因为缺乏文科基础,我被安排进了高三班,而非补习班。9月的月考成绩出来后,我和所有人一样,没想到自己会考到年级第一——但其实当时的成绩很寒碜,文综三科加起来只有160分左右,语文、英语每科100上下,数学怎么考也没过55分这个槛。
我觉得非常惶恐,因为这次考的东西基本都是老师9月份刚讲过的,如果考的是高三之前学的东西,我一定死得很惨。所以我下决心要从课本开始,把高二、高二的历史、地理和政治三门课的知识框架建立起来。面对那些翻开之后什么都不懂的课本,我还是很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始了我的学习。
从11月到次年3月中旬,除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之外,只要时间有空余我就抓紧时间学习数学,对着参考书认真地在史、地、政课本上画线写字做笔记。
我复读所在的学校,其实不是一所适合学习的学校,除了班主任的英语课师大二附中复读图片,其他课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后面倒头睡的一大片,晚上经常有人逃课去网吧或者逛街,特别是周末补课的时候,平时坐满人的教室竟然空出一大半。如果是放假的周末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教学楼空无一人,大多数人都回家去了,即使没有回去也不会去教学楼。
整个一年,放假的周末就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书,没有人气的教室冷得像一块冰,一天到晚只有我翻书的声音能打破死一般的寂静。
9月之后的月考还是一样,不和补习班的学生比的话,我的成绩都是年级第一。数学一直那样,在55分左右徘徊。文科综合的成绩却在渐渐地上升,第一学期期末升到了187分,2月下旬第一次省统测时升到了234分。
复读时做的英语错题集
英语错题集内页
这次省统测时我的总成绩达到了535分,学校教导主任遇到我,跟我说:“小伙子,之前也挺为你担心的,但看你目前的成绩,将来至少能够考个不比师大差的学校。”既然师大是这次高考成绩的底线,那就没有什么值得恐慌的了,那天过后,终于摆脱了从复读以来就不断纠缠我的噩梦。
第二次省统测语文英语都过了130,文综考了283分,连一贯最差的数学,也考了90多,总分突破了文科的生死线——600分。语文老师说:“你可以试着冲击北大了。”教地理的张老师告诉我:“你的文综考了全省第一,第二名比你少了2分。”那时心里充满了喜悦,更准确地来说是激动。因为我一直想要说出自己的北大梦,但说出来连自己都会吓到,现在却有那么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告诉我“可以冲击北大了”。
从第二次省统测到高考的期间学习生活很平静,语文英语保持130以上,偶尔会过140,文综成绩则围绕270分这条基线做最大振幅为5分的上下运动,数学则稳定在了95到100之间,仅有一次回光返照地考了128分。
当年的准考证
尽管是第二次高考,但进了考场还是有些紧张。考英语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开考之前老师发下草稿纸,我立马就在那里奋笔疾书,满满地写了一页纸,其实我只是想活动下手腕,待会儿写作文时才能把速度提起来。监考老师一看这情形,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先坐着别动,我去叫巡视员,看这样算不算作弊!”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巡视员过来了,我没等他问,主动说:“老师好,我写的只是一首歌英文歌的歌词,西城男孩唱的,只是想练练手腕。”
他看了看纸上写的东西,对站在一旁的监考老师说:“嗯,看样子确实是歌词,和考试内容无关,给他换张稿纸,别影响他考试发挥。”
老师走开后,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我怕这个小插曲会影响听力,于是宽慰自己:“实力到了那里,偶然因素是很难波动成绩的,放心地去考吧!”
高考成绩过渡平稳,和5月份以后的基本成绩差不多,语文132,英语131,数学97,文综269。我给自己估的630分误差极小,仅比实际的成绩多了1分,超过重点线79分,所以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意外。耿耿于怀的事情只有一件:文综269,比省状元低了8分。
当年的成绩通知单
高考结束,一切暂时告一段落,不管哪个学校,我第一志愿都想选中文系,与分数吻合的学校,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是一定能够取到的,于是我选了中大。
但是我仍觉得心有不甘,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北大。报名的时候我对班主任说:“我觉得我应该再为北大努力一年。”
他说:“我作为老师当然希望能熬出一个北大学生;但对你的人生来说,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不值得。中大已经很好了,取到就去念吧,别想太多。”
可我还是放不下,“再去补习吧”和“算了,去上大学吧”两个想法一直在心里面打架,而且总是前者占上风。
拿到中大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我看到黄达人校长的题在上面的一句话:“中山大学将为你的成长提供理想的舞台。”心里有些感动,于是彻底将“再去补习”的念头抛诸脑后,一心一意为去中大报到做准备。
在中山大学图书馆
毕业留念
18岁那年我刚考上云南师范大学时,曾经有人说我“心比天高,命如纸薄,挣扎来挣扎去最终还是要成为教书匠”,如果不是退学复读,我现在大概率会留在云南某所中学当老师。
30岁那年,因为工作外派去新加坡,当我站在纬度为1°的海岸边回想人生时,我觉得如果不是复读重新考上了大学,我可能到不了这么远的地方,至少不会那么早;31岁那年,我发现自己和李开复老师在同一个微信群里,我申请加他为好友时激动得手发抖,毕竟这是我从高中看到大学的神一级的人啊;后来我又加了薛兆丰、翟东升等大神,还见到了一直只是在电视、新闻里仰望的郑永年、黄奇帆,以及其他一些以前只能在教科书见到的人师大二附中复读图片,和他们握手的瞬间,我由衷地感叹命运的神奇和造化。
在西藏做志愿者时,肤色最黑的样子
在新加坡时,集装箱码头依稀可见
见到了偶像级人物黄奇帆老师
如今36岁,离那段日子越来越远了,但有时压力太大时,梦里还是会重回刚去复读的场景,梦里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有时梦到自己从中大退学了又去那里补习,但是成绩增长没有年龄增长那么快师大二附中复读图片,收获的只是年华空逝而学业无着的惊慌;有时梦到考试铃声响起的时候试卷却还大片空白,或者高考录取结束了自己连中大也没有考上。梦里总是做不完的习题考不过的试。
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林中路》所写:“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复读也就是这样,深刻地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