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校老师谈复读生心理压力长郡中学心理老师周敏发现,近30%的复读生存在“如果再考不好怎么办”的灾难化想象。雅礼中学班主任李强观察到,原班级同学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复读生容易陷入“被世界抛弃”的情绪。师大附中家长学校负责人王莉指出,湖南复读家庭中存在“***现象”——陪读、陪考、陪熬夜。
免费线上咨询(老师一对一择校咨询电话)
徐老师:☎15274855379←点击拨打
杨老师:☎18229841031←点击拨打
(微信同号,可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免费咨询)
高考的挑战越来越激烈,许多学生选择了再读一年,但这个所谓的“高四”时期却充满了心理上的挑战。今天,我们将跟随长沙四所知名学校的资深班主任,一起探讨复读生们经常面临的心理压力,并寻找相应的应对方法。
名校光环下的“二次失败”恐惧
周敏老师是长郡中学的心理教师,她注意到大约有30%的复读生对考试成绩产生了忧虑情绪。这些学生过于重视考试成绩,生怕无法让家长满意。以一些家长为例,他们不惜花费重金租住学区房,陪伴孩子学习,这样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周老师建议运用“切割法”,把宏大的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小阶段。比如,可以设立“本周攻克三角函数难题”这样的小目标,通过逐步实现这些小目标,我们能够逐步提升对成功的把握,减少对失败的忧虑,这样在高考中就能更加自信。
社交断层引发的孤独感
雅礼中学的班主任李强注意到,每当原班级的同学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些选择复读的学生常常会感到自己被世界所遗忘。其中有一位女生,在浏览朋友圈时,看到同学们晒出的校园生活照片,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情绪变得异常低落。
李老师组织了一场往届学长们的经验分享会,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到,即使推迟一年取得成功,这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途径。学校设有心理辅导的邮箱“树洞”,它非常实用,学生们可以匿名地倾诉内心,心理老师会及时给予回复,帮助他们减轻孤独感。
家庭期待的隐形枷锁
王莉是师大附中家长学校的负责人,她指出,在湖南的复读家庭中,存在一种被称为“***现象”的情况。然而,这种状况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比如说,有一位母亲为了陪读而放弃了工作,但孩子却因此感到生活压力倍增。
学校开展了“家长减压工作坊”活动,目的是帮助家长们学会使用“成长型话术”。比如,可以把“我们全指望你了”这句话转换成“你这次的模拟考试成绩有了很大提升,能否告诉我你是如何取得这样的进步的”,这样做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身体透支的恶性循环
市一中的校医刘畅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复读生中失眠现象的比例显著高于应届生。许多学生不得不依赖咖啡来提振精神,然而这种做法却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学校联合体育部门精心设计了“20分钟恢复活力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在大课间进行八段锦的锻炼,以及晚自习前进行冥想活动来减轻压力。刘畅强调,长时间熬夜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害,保证充足的休息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看待复读目标
复读生应明白,复读不仅仅是回顾过去的知识,它实际上代表着我们的成长与提升。我们不应只关注分数的提升,更应该留意自身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每攻克一个难题,每学会一个新知识,都是我们取得的成绩。
将高考视为检验自身能力的良机,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深信努力终将换来收获。无需给自己增添过多压力,只要竭尽全力,最终的成果必然不会太差。
建立积极的心态调节机制
面对现实中的压力,复读生不仅要应对,还应该建立一套积极的心态调整机制。他们需要定期自我反省和总结,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进步,哪些方面还有待加强,然后据此对学习方法与心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与老师还有同学们多沟通,互相交流彼此的心得和感悟。遇到困难时,不要一个人默默承受,我们可以共同出谋划策。此外,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放松,保持身心健康。
湖南的高考竞争相当激烈,复读生们需要明白真正的挑战其实来自自身,学会与压力和谐相处是至关重要的。把对失败的担忧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高四"就能变成提升自己的宝贵时光。同学们,在复读的征途中,你们觉得哪一种压力最难克服?欢迎点赞和转发,让我们携手共勉,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