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一年我换了3个同桌复读班的座位表像块不断翻新的拼图,而我的同桌换了三茬。从长沙同升湖复读班的初秋到盛夏,每个同桌都像一面镜子,照出我复读路上的迷茫与成长。第一个同桌是从湘西来的男生阿哲。班主任找我谈话时说:“复读不是和别人比速度,阿哲的节奏适合他,但未必适合你。
免费线上咨询(老师一对一择校咨询电话)
徐老师:☎15274855379←点击拨打
杨老师:☎18229841031←点击拨打
(微信同号,可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免费咨询)
长沙同升湖复读班的座位布局犹如拼图般频繁变动,我在那里度过了从初秋到盛夏的时光,期间更换了三批同桌,他们陪伴我度过了迷茫与成长的历程。
1. 九月:“卷王”同桌
阿哲是我的第一个同桌,他来自湘西。他的桌角贴着“目标浙大”的标语,做题速度非常快。我完成一套数学真题的时间,他可以完成两套,并且还能整理错题。早读时,他背单词的声音很响亮。晚自习结束后,他还会缠着老师提问。我一开始努力跟上他的步伐,凌晨五点就开始背书,吃饭时也捧着知识点。然而,第一次月考因为过度疲劳,我的成绩有所下滑。班主任指出,复读并非只是比拼速度,阿哲的学习节奏可能并不适合我,我领悟到盲目追随他人只会扰乱我自己的学习节奏。
2. 十二月:“沉默者”同桌
文理分班之后,新同桌小雅总是戴着口罩,话也不多。她的课本上满是批注,但在数学课上却画起了速写。原来,她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不得不复读的艺术生,文化课对她来说仿佛是沉重的枷锁。因为一支断墨的笔,我们开始了交流,我帮她补习数学,她则教我如何从历史题目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两个都各自有着心事的人,就这样成为了彼此心灵的缓冲。
3. 四月:“分享者”同桌
老杨是我们最后一位同桌,他有个外号叫“错题本达人”,他的错题本整理得井井有条,上面不仅记录了解题思路,还有“避坑指南”。每次模拟考试结束后,他都会把那些重点题目复印给我。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开始把错题本当成了“交流本”。当我写作文跑题感到沮丧时,他总会拿出自己的“跑题合集”,然后跟我分享“三审题干法”。一个优秀的同桌,就像是那个在你需要时伸出援手的同行者。
4. 节奏的重要性
阿哲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的复习步伐都有所差异。若盲目模仿他人的进度,如同我起初所做的那样,只会让自己感到疲惫,甚至影响成绩。因此,复习时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依照自己的计划循序渐进,比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设定学习目标,这样才能稳步向前。
5. 互助的力量
小雅和我各有各的烦恼,不过在学习方面我们还是互相支持。我们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让对方在擅长的科目上有所提高。面对复读的压力,这种互相帮助让我们感到轻松,同时也提升了学习效果。比如说,小雅帮我解决了历史题目的难题,而我则帮她补习数学,我们俩都因此取得了进步。
6. 分享的意义
老杨喜欢把他的错题本拿出来分享,这让我学会了如何将错题本转化为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分享和交流,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知识的盲点,并从中学习他人的解题技巧。我从老杨的“跑题合集”和“三审题干法”中得到了不少启发,领悟到分享可以让我们避免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从而一起进步。
在复习的时候,你是否曾遇到过一个对你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的同桌?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总结:在长沙同升湖复读班,我与三位不同的同桌共度时光,这段经历让我领悟到,复读期间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不应盲目追随他人;还需学会与同学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同时,乐于分享,携手共进。这三位同桌犹如指引的坐标,使我逐渐在复读的困惑中明确了前进的方向。